2013 年1 月,三星第一次對外展示了 OLED 螢幕潛在的可能性──這是一種名為 YOUM 的柔性 OLED 螢幕,與之對應的,是一種全新的概念手機。

三星摺疊手機的因緣便起於此。時隔 5 年,在 2018 年的三星開發者大會(SDC 2018)上,三星終於亮出了他們對摺疊手機的終極思考。
三星的可摺疊手機來了在三星看來,可摺疊手機並不是兩塊螢幕簡單堆疊,而是尋找一種更加高效的螢幕利用方式。從原型機上看,未來三星的可摺疊手機應該是由內外兩塊螢幕組成,可能分別對應兩種不同的使用場景。

摺疊時螢幕尺寸為 4.58 英吋,寬高比為 21:9,像素密度 420 dpi,解析度為 840×960,跟一般的智慧手機並無二致,你可以將其放到口袋中。
而展開之後則接近正方形,螢幕達到 7.3 英吋,寬高比變為 4.2:3,像素密度不變,而解析度提升至 1,536×2,152,看上去就像一台平板電腦。

為了實現這樣的設計,三星採用了一種名為 Infinity Flex Display 的螢幕技術,本質上是將 OLED 的兩大特性發揮到了極致:
螢幕可摺疊並且能夠正常運作,是摺疊手機可行性的基本條件,而超薄螢幕則是為了兼顧智慧手機本身的便攜性。不過,現場展示的原型機看上去還是比較厚(也有可能是為了保密套上了殼)。

三星行動產品副總裁 Justin Denison 表示,未來幾個月將大規模量產 Infinity Flex Display──換言之,到了 2019 年,可能會有不少手機廠商選擇開發摺疊手機。
因此,為了適應摺疊手機的發展趨勢,三星也推出了一套全新的手機 UI 介面──One UI。
全新登場的 One UI拋開複雜的條框設計,One UI 在設計上大量減少了在細節上的裝飾,圖標也更為扁平化,透過更簡約的設計語言去呈現資訊。

此外,為了讓消息提醒更方便閱讀,選單窗口採用了不同顏色的「焦點色塊」設計,系統會根據提醒類型呈現出不同的焦點顏色,比如:未接來電是橙色塊、鬧鐘是紫色塊、日曆提醒是藍色塊等。

系統互動方面也帶來了一些更新:
- 設置選單上的選項被大量簡化,將同類功能設置歸類整合。
- 撥號頁面的互動也帶來一些小細節的更新,鍵盤、通訊錄、聯絡人的選項被移到鍵盤底部。
- 相簿封面也有了更符合螢幕邊角的圓角設計和方便觸控的大封面。
- 3 枚功能鍵的樣式也有細微的變化。
簡而言之,就是系統的功能分布變得更加合理了。

三星手機的螢幕越來越大,然而對於手掌不大的用戶而言,難免會在操作上產生困擾。當然三星也知道這一點,因此在 One UI 裡,他們將選項移到系統底部,讓用戶在單手時更方便操作大螢幕手機。

在顯示功能方面,One UI 加入了三星用戶久違的夜間模式。而針對不同配色的三星手機,One UI 還能自動調整到與機身相配的系統顏色,這也被三星稱為「無縫設計」,目的是為了讓用戶使用起來更加舒適。
最重要的是,One UI 將相容可摺疊手機,手機展開後,大螢幕最多支援同時打開 3 個應用軟體,看上去有點像 iPad 的分屏模式,但由於支援的任務數更多,相信實用性應該會提升不少。

據了解,One UI 將於 2019 年 1 月在美國、德國和南韓三地開啟 Beta 版測試,首批適配機型有 Galaxy S9(包括 S9+)和 Galaxy Note 9。
